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动态>科技资讯
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出高能垒单分子磁体
更新日期:2016-11-24  

  近日,西安交通大学郑彦臻课题组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ichard E. P. Winpenny课题组合作,在镝配合物单分子磁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。研究成果以“On Approaching the Limit of Mole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: A Near-Perfect Pentagonal Bipyramidal DyIIISingle-Molecule Magnet”为题于1122日在线发表在《德国应用化学》期刊上(Angew. Chem. Int. Ed., 2016, DOI: 10.1002/anie.201609685)。 

  图来源:西安交通大学 

  该团队选取稀土元素镝(Dy)为自旋载体,通过调整其配位环境,包括配位构型、配体场的强弱等,设计合成出了一例高性能的单分子磁体[Dy(OtBu)2(py)5][BPh4],将这一领域原有的能垒记录翻了一倍。该镝配合物的高性能化得益于金属中心Dy(III)拥有近乎完美的D5h对称性,轴向上选用了叔丁醇作为配体,平面上配位了五个吡啶分子稳定结构,这样一种强的轴向配位结合弱的平面配位,极大地增强了Dy(III)的轴向磁各向异性。其阻塞磁矩翻转的能垒高达1815 K,远远超过之前的记录(1025 K),同时阻塞温度也达到了14 K

        作者表示,该化合物的出现,使单分子磁体慢磁弛豫行为的可观测温度首次提到了液氮温度(77 K)区间。Winpenny课题组利用CASSCF-SO计算,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验证,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。 该工作将单分子磁体的慢弛豫性能推向了液氮温度以上,初步实现了高温单分子磁体的理性设计与调控,为单分子磁体的潜在应用打下了基础。 

        (摘自 西安交通大学)